>
近日,美国圣母大学的科学家创造了一种新的混合打印方法—将功能和结构材料整合到一个单一的流线型打印平台。他们还与普渡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发了一款自供电的可穿戴设备。 该团队使用新的混合打印技术,展示了他们的可拉伸压电传感器:与人体皮肤贴合,拥有集成碲纳米线压电材料,银纳米线电极和硅胶薄膜。这种设备可以连接到人类手腕以检测心跳,并且不需要任何外部电源。...
查看全文
来自斯科尔科夫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和他们的同事采用定向能量沉积的3D打印方法将两种材料融合在一种合金中,这种合金的成分在样品的一个区域和另一个区域之间不断变化,从而赋予合金以梯度磁特性。尽管组成材料具有非磁性,但这种合金却表现出了磁性,这项发表在《材料加工技术》杂志上的研究还为这一现象提供了一个理论解释。...
查看全文
梯度结构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中,并且对器官发育及生理和病理状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有效地重建三维 (3D)结构中的梯度特征仍然是一项重大挑战。近日,哈佛大学医学院Y. Shrike Zhang教授课题组开发了基于数字光处理 (DLP)方法的可调控梯度三维生物打印平台。将微流控混合器整合至打印机生物墨水槽的前端,可精确、即时的通过调控墨水的流量来实现生物墨水的梯度变化....
查看全文
一直以来,电子材料报废后的无公害处理都是困扰科学家的一大难题,这是由于像电池中所包含的各种稀有金属一旦流入自然界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这种电子废物带来污染事实上远比石油能源污染更大,如果不能有效解决电子垃圾问题,那长期以来倡导的“新能源”恐怕未来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那么有没有无污染或者容易降解的电池材料呢?...
查看全文
通常构成电梯轿厢侧面的普通金属板,但由MX3D的DED 3D打印机制造出来的3D打印电梯轿厢则由一个由无叶树枝组成的网络结构代替。这个复杂、精致的结构只有通过增材制造技术才能生产。...
查看全文
当前,3D打印领域所成形的对象尺寸必须小于成型设备尺寸,这大大限制了可成形零件的尺寸范围,较大尺寸的设备并不适合打印大型零件,因为它们占用太多空间并且需要过多的打印时间。现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期刊报道的一种新材料可用于3D打印受热膨胀的小物体,这种泡沫可用于建筑、航空航天和生物医学。...
查看全文
3D打印是依托于信息技术、精密机械以及材料科学等多学科发展起来的尖端技术。近年来,3D打印技术以其灵活多变的打印方式构筑复杂多样的物理结构而风靡全球。无论是3D打印制造食物,还是3D打印辅助医疗,每一次其出现都会令人耳目一新。...
查看全文
日前,记者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获悉,9月30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周宗科教授团队成功为一名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植入3D打印分区骨小梁生物型膝关节假体。经文献检索,该技术属世界首例。10月19日,患者随访复查时已恢复正常行走。...
查看全文
2021年10月19日,全球领先的光学解决方案供应商艾迈斯欧司朗(SIX: AMS)日前扩展了旗下的3D传感产品组合,新推VCSEL(垂直腔体表面发射激光器)模块——Bidos P2433 Q。...
查看全文
通过手机支付宝“AR”扫一扫产品画面,即可弹出一蓑烟雨梦徽州的意境画面,让你轻松感受徽风皖韵之美;通过3D打印复原技术,越来越多的世界文化遗产能得以修复,让我们可一睹历史宝藏当年之风采……...
查看全文